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中班安全教案

时间:2024-07-16 10:32:36
中班安全教案15篇

中班安全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安全教案1

活动目的:

1.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节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通过老师讲解,看图片、自己动手制作等一系列环节让幼儿感受节日的热烈气氛,培养幼儿热爱祖国,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节日前收集在班上展出家乡和祖国建设成就的各种图片

2.通过散步组织幼儿观察人们为迎接国庆节所进行的准备活动和环境布置

3.材料:彩纸、白纸、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齐唱国歌。

2.介绍“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3.通过图片、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来历,教育幼儿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4.让幼儿用自己方式“庆祝十月一日”。

创作画《娃娃庆十月一日》。

画烟花、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在节日晚上带幼儿去看焰火。

2.组织幼儿节日后的谈话。

教学反思:

祖国妈妈要过生日了,面对生活在“甜蜜生活”的幼儿来说,“十月一日”只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可以休息7天,有好吃的、好玩的,到处都很热闹。但是对这一节日的实际意义还不能深入了解。对于大班幼儿,我们应该让他们适时了解一些历史,让幼儿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旨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中班安全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在阳台上不能探出身体和乱仍物品。

2、通过实验和讨论,了解阳台坠物的危险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3、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纸质飞机人手一个。

鸡蛋、空纸箱、塑料、玻璃花盆若干。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

教师(出示纸飞机):这是什么?把它从阳台上丢下去会怎样?

幼儿观察纸飞机从空中缓缓落下的情景。

二)实验,知道在阳台探出身体是危险的。

教师(鸡蛋):这是什么?如果这个"几点"从阳台上掉下去,会发生什么事?

教师将鸡蛋从阳台上丢下,让幼儿观察。

教师:鸡蛋从楼上掉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飞机可以从空中安全的降落,而鸡蛋却不行呢。

师幼共同小结:飞机的翅膀可以帮助减轻其身体的重量,保持平衡,减缓落下的速度,使得它们安全地降落。我们人的身体上没有任何可以帮助减轻重量,保持平衡,减缓从高空落下速度的东西,所以我们人不能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从阳台上或高空中落下。

二)了解高空坠物的危险。

猜测:如果花盆从阳台上落下会发生什么事?

实验:在纸箱上铺一张白纸,将空花盆从空中扔下,纸被砸破。

小结:花盆等重物不能丢到阳台外面,他们很重,会砸到路人,发生危险。

四)设置情景提问,探索阳台上的安全。

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飞机可以安全地从空中落下,但是人和其它东西不可以从空中落下。如果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如果你不小心把阳台的门关上了,而你被锁在阳台外了怎么办?(千万不能爬阳台,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如家中无人或大人没有听到,可向周围邻居家大声呼喊,请他们帮忙)如果阳台上晒的衣服被风吹落下去了,怎么办?(到楼下去捡)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2,我们小朋友不能做?

五)阅读幼儿用书,知道不在阳台上做危险和损害他人的行为。

教师:看图说说,图上的小动物在阳台上做什么?这样做对吗?

教育幼儿不在阳台上做危险的动作和危害他人的事情。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及安全常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首先带领幼儿观看图片,引导孩子发现图片中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孩子们都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有的孩子说"在阳台上我们不能往下扔东西,会砸到下面的行人",还有的说:"小孩子不能爬在阳台上晾衣服,会摔下去的"等等,通过出示图片充分的调动了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播放录像时小朋友都能分辨出是对是错,并能说出其中的理由!此活动对小朋友的安全教育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小朋友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中班安全教案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质。

2、教育幼儿进出门时不挤不抢,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的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2、歌曲《滑滑梯》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谈话: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么啦?怎样玩的?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引导幼儿说出排着队,有秩序的滑滑梯、进出活动室等。

二、欣赏歌曲

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请幼儿欣赏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三、提问幼儿理解歌词

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样滑滑梯的?为什么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推挤容易将小朋友推倒、磕伤。

四、讨论: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还应注意排好队?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哪些时候容易发生挤撞,如:进门出门时;上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等都容易推倒,发生意外伤害。

教师小结:家集体出动、活动时都应排队,懂得谦让,有秩序的活动,之,很容易发生危险,也是不礼貌的。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家长工作: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上下楼梯、进出门、公共场所等情景对幼儿进行相互谦让、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进一步了解到了日常的生活中要互相谦让,如集体入厕、集体喝水、 ……此处隐藏6883个字……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育目标及我班幼儿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并会拨打119.120.110等急救电话,知道在什么危险时拨打什么号码。

2、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幼儿认识并牢记119.120.110等急救电话。知道并学会在危险面前保护自己,学会逃生。 难点: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19、120、110号码片、玩具电话、小动物头饰,小手绢人手一份。

2、警笛声录音、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逃生录像及图片。

活动过程

第一个环节:听警笛声,激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1、出示警车警笛声。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早上来幼儿园的路上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你们想不想听听。(出示警笛声)

2、让幼儿讨论这是一种什么声音,是什么发出的这种声音。

3、依次出示消防车、救护车的声音。提问:这三种声音一样吗?引导幼儿仔细听一听每种声音的不同并进行讨论。

4、鼓励幼儿大胆进行猜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代表了什么

5、出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警笛声代表了什么?让幼儿了解每种车发出的警笛声不同,代表的意思也不同。

老师进行小结:每种不同的警笛声代表的急救方法是不同的,它们的车型也是不同的。 第二个环节:认识110.119.120急救号码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车上的号码。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注意在不同的车上有三种不同的数字。(出示图片)

2、鼓励幼儿说一说这些数字,了解这些数字的意义。

3、出示号码片加深幼儿的认识。

4、出示图片,让幼儿进行连线

师:小朋友,咱们刚才认识了110.119.120三种不同的急救号码,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看看谁记清楚了哪种车上是哪种号码,哪种号码代表了哪种救护方法。(出示图片,让幼儿进行连线)

5、请幼儿做评判看一看连线对不对,说出自己的理由。

第三个环节:加深印象,幼儿分组进行场景表演

1、设置场景,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并一名幼儿回答讨论的结果。

(1)、小鸭花花发现小兔家失火了,花花应该做些什么?

(策略)拨打火警电话119,说清楚发生火灾的位置,请消防员帮忙。

(2)、小牛噜噜发现小狐狸偷了母鸡家的两个鸡蛋,该怎么办?

(策略)拨打报警电话110,请公安叔叔来抓坏人。

(3)、小松鼠在路上发现了受伤的山羊公公,应该怎么做呢?

(策略)拨打急救电话120,请医生来救护山羊公公,并在医生来之前先陪伴山羊公公。

2、幼儿自由分组,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头饰,进行场景表演。

3、请几组幼儿为大家进行表演

在进行情景表演时老师可提醒幼儿如何正确拨打求救电话,叙述事情时尽量要完整,准确。

第四个环节:观看自然灾害图片及逃生录像,学会逃生。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已经学会了发生危险时的求救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应对危险,知道发生危险时该如何撤离危险地带、如何保护自己,现在咱们来观看一些自然灾害图片(出示幻灯片)。

1、引导幼儿观看并说出这是什么危险。

2、鼓励幼儿说出遇到这种危险时该怎么做。(幼儿集体讨论)

3、观看逃生录像,在观看中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小朋友的动作。

4、让幼儿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做,请幼儿进行模仿。

5、全体师生开展游戏:逃生。拉响警笛,幼儿进行逃生演练。在演练中要提醒幼儿听到警笛后,立刻停止一切活动,按照老师的要求(抱头或用小手绢捂住口鼻)一个接一个的离开,在跑的过程中不要推挤,防止摔倒。可多练习几次

第五个环节:活动结束,到户外进行演练

小朋友咱们今天不仅认识了不同的求救电话,还在室内进行了火灾、地震逃离方法,现在咱们去户外练习一下吧。

教学反思

《教学纲要》指出,要培养孩子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幼儿不是被动的“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护幼儿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习生活中的自理技能。为了让中班幼儿掌握发生危险时的保护,逃离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更好的健康成长,因此我设计和组织了《保护自己我知道》这个教育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的接受能力,所以在活动中采用了综合性、趣味性、直观性较强的视频,图片,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各种感官,让他们更直观的了解危险及求救方法。在创设故事情景时选用了幼儿较喜欢的小动物来做故事主角,幼儿更容易理解并接受。通过幼儿分组表演及逃生演练让幼儿更深的了解了这些安全知识常识,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安全知识。在幼儿进行思考过程中,我始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幼儿角度进行思考,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及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让幼儿得到满足。

中班安全教案1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1.这是谁?你熟悉他吗?我们把自己不熟悉、不熟习的人称为陌生人。

2.观看课件,发问幼儿:一画面中都有谁?他们在干甚么?小姐姐为何摆手?

3.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童谣《陌生人》

1.告知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童谣,请大家一起欣赏。

2.教幼儿学习这首童谣,鼓励小朋友把这首童谣说给小弟弟、小mm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何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何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往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附:童谣: 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往,

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知道遇到陌生人时,可以求救老师、家长。有的幼儿还知道大声喊叫。在超市里还知道广播、打电话等。幼儿都能掌握许多应付陌生人的方法。

《中班安全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