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地球》观后感合集15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流浪地球》观后感1今天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令人震撼的场景和催人泪下的剧情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部根据“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片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即将毁灭,地球逐渐变得极寒,为了生存下去,人们不得不进入地球的内部生活。就算这样,地球还是摆脱不了毁灭的厄运。为了拯救地球,找回失散的家园,科学家们在地球的很多角落安装了总共一万座“行星推动器”,它们产生的动力能够推动地球逐渐逃离太阳系,去寻找一个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系。
而正当地球缓慢而平稳地离开时,木星却要在很短的时间里以极快的速度撞向地球,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主人公“刘启”和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所有行星推动器的能量转换成热能,再将热能输送到木星上,点燃木星表面的氢气,推使地球反弹出去。可是,他们却预算错了。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刘启的爸爸驾驶自己的飞行器点燃了剩余的燃点,地球得以安全,但他自己却牺牲了。
看完了这部影片,相信很多人都会被里面的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给逗笑了,同时,也被电影中的父子情,朋友情给感动的哭了。就是在那样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人类在浩大的宇宙中还是显得那么无能为力与渺小。而在灾难面前,我们中国人却没有害怕,大家团结一心,发挥聪明才智,携手共渡难关。每一个人的加入,就像江河汇入湖海,凝聚的人越多,就越有力量!
《流浪地球》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大气又温情。我想,不管是大人,还是像我这样的小孩,看了这部电影后都会被它深深地感动。
《流浪地球》观后感2今天下雪了,片片雪花在空中飞舞,郑州变成了一个洁白的城市,美丽极了!我和爸爸都十分开心,一路说着笑着打着闹着去看电影《流浪地球》。
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不远的将来,那时候的太阳急速老化,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于是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中国航天员刘培强等人倾尽全力,奋不顾身,在千钧一发之际拯救了地球。
看了这部电影,我被影片中人们可歌可泣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认为人类只要团结起来,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同时,这部电影也警醒我们不能再乱丢垃圾,污染环境了。今年春节我去西安旅游,在明城墙上,虽然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对垃圾桶和灭烟装置,但是城墙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烟头和垃圾。西安明城墙是明代留下来的珍贵历史遗迹,我们要爱惜它,保护它。于是,我在城墙上游玩时又多了一项任务捡垃圾。勿以善小而不为,顺手捡垃圾的行为不仅让我开心,也能让其他游客享受一个干净的环境,可能也会让这座历史悠久的明城墙微微一笑吧!生活中我们应该坚持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倡绿色出行,努力让我们的天再蓝一些,空气再清新一些。不然,我们的地球有一天真的会不能居住的,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因为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核心景区不能再对外开放。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只要我们时时刻刻把环保放心间,我们的地球一定会干净起来的,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
《流浪地球》观后感3“太阳持续老化,迅速膨胀,一百年后将会吞噬地球……”瞧,我正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流浪地球》呢!这部电影讲述了地球脱离太阳系的过程中受木星影响马上就要撞击木星,在“领航员”国际空间站上的刘培安与地球上的刘启互相配合最终拯救地球的故事。三千多座发动机熄火,地球危在旦夕。在赶往菲律宾赤道发动机的路上,救援队队员们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但依旧以失败告终。队长宣布解散,整个地球,就这样完了吗?不是的,刘启没有放弃,他选择带着妹妹、朋友另辟蹊径。他们不怕山高路险,最终找到了带有火石的车,然后点燃了发动机。虽然100%的转向发动机已经重新点燃,但是由于离木星太近,地球已经难以脱离木星的引力。大批的救援队放弃了救援,想回家和家人进行最后的团聚,只剩下了刘启他们做最后的努力。在关键时刻,刘启冷静了下来,把在课上学习到“氢和氧混合后用一根火柴即可引爆”的原理用在了现实生活中,最终利用了爆炸的反推将地球推离木星,成功的拯救了地球。这次成功,是刘启在发动机熄火时的毫不畏惧,是队长宣布解散时的另辟蹊径,是绝境之下的永不放弃,是情急之下的镇定自若和学以致用。
正如马云所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丽,而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阳光。”以后,我会向刘启学习,永不言败,今天会失败,明天会失败,但后天不一定会失败。
当世界坠入无尽的黑暗中时,总有人高举火把,背负整个世界前行。我希望能够成为那火焰的一部分,带给人们光和温暖。
《流浪地球》观后感4当太阳即将毁灭的时候,处于太阳系中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电影《流浪地球》中的人类则开始启用流浪地球计划,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园。影片画面震撼,一起来看看网友们的感受吧!
今天,我看了电影《流浪地球》,从这部电影里,我懂得了希望是什么。
在电影最后一个部分里,刘启想出了点燃木星推动地球的办法,他们的37号车里的成员分了工。
韩朵朵和其他的成员一起推动接口的时候,他们的人太少,根本推不动。国际太空战里的刘培强,联系联合国政府,想让政府把调到地下城里的汽车再派回去,帮助韩朵朵他们一起推动接口。但联合国政府没有答应他的请求,不过答应了他在全球播放韩朵朵的讲话。
韩朵朵说了这样一段话:“昨天,我的老师还在讲希望,那个时候,我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希望,但是今天,我知道了什么是希望,希望就是像班长说的那样,在生活中像钻石样宝贵的东西,现在我们需要希望,回来吧!和我们一起战斗吧!”
通过这段话,我懂得了什么是希望,希望就是在我们生活中像钻石一样宝贵的东西,如果哪一天我们的世界,也变成了流浪地球那样的地方,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牺牲和希望,我们宁愿选择希望,牺牲的话,我们全都得牺牲;但如果选择了希望,我们就可以牺牲更少的人,有更多的人存活下来,保留人类的文明。
我看了这个电影,深有感触;我也通过这个电影,懂得了什么是希望。
《流浪地球》观后感5这部电影与原著改变了许多,但是他还是突出了人类在自救的那一部分,同时也尊重原著的地球被冰封。电影中,人的恋家情被体现的酣畅淋漓,家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避难所一般的存在,就好像是只要在家里,世界末日都不算什么了。
最后拯救地球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group,许多队救援人,为了拯救自己的家园,进行最后的一搏,哪怕这挽回地球只是一种0%成功机率的奢求。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机器,是因为,人在面对任何困 ……此处隐藏2817个字……
影片中叙述的内容发生在56年后,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面临着极大的危险,而人类也面临着无家可归的风险。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人类做出了一种计划,名流浪地球计划。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开始了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看到繁华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变成了零下八十多度的废墟,没有生物可以在这里生存,就连人类也要带上个氧气瓶才能来这里。高楼大厦,以及一些标志建筑物,上海的东方明珠全都蒙上了一层灰尘和冰霜,让人感到格外的荒凉和沉漠。人类只能建造地下城,以抽签的方式进入地下城生活。
其中的一个飞行员说过:在我们那个年代,有一种东西叫钱是,当时所有人都在乎那个东西,没有人在乎太阳系。我认为这句话讲的很真实,现在的我们就是如这句话这样,没有人在乎我们生活的地方,环境是用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啊!现在,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请珍惜好我们的幸福生活,以及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天然美景吧!同时,我们也要保护环境,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这部电影告诉我了很多人生中的道理,并教会我要珍惜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啊!
《流浪地球》观后感12年前看预告的时候就感觉这部电影很酷,与朋友约好了提早去看,结果还是到上映第三天才买到票去看。这部电影也是在第三天开始逆袭,口碑出来了,看的人也更多了,甚至有些人去二刷,三刷,看完确实让人兴奋。
我们看的是晚上十点的场次,天还下着小雪,冷的伸不出手,但是电影院确是很热闹,大家都在兴奋的等待着,讨论着。在小县城里,这个本该睡觉的点,在过年时却格外的热闹。
电影开始了,因为没有看过原著,所以刚开始的代入感并不是很强,只是觉得场景做的很好,也是一步步地根据剧情走的,慢慢地,人物也多了,剧情线也清晰了,感情线也有了。由于太阳的快速成长,为了保护地球及人类的繁衍,人类决定把地球推走,途中经历了各种困难,我们也失去了很多。地球环境也变得很恶劣了,但是人间的温暖还在,人们还是充满着希望,姥爷死的时候,杭州地下城毁灭的时候,绝望的时候又满怀一丝希望去努力的时候,也是让泪点异常低的我泪流满面。
当然,剧中也有让人感动的一幕幕,春节的各种小细节,北京第三区交通委的安全提醒,地面采伐石头的山区贴着的“安全生产,预防先行”的标语……使这个故事更加的饱满。
对于我这种只会看看的人,我真是觉得要给这部电影打满分,或许在专业者的眼里,这部电影还有许多瑕疵,还有很多不符合常理的地方,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部电影已经做的很不错了。网上说的也很不错,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先河了,虽然有不完美,但是我们走出了第一步,往后一定会比开始更精彩。
在此,也祝已经大卖的票房更上一层楼,中国电影,未来可期!
《流浪地球》观后感13每逢新春看贺岁片似乎已经成了迎新年的一部分,今年同样也不例外。春节档的贺岁片还是蛮多的,《流浪地球》作为我国首部科幻影片,影片讲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世界各国联合起来,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影片中有一幕讲述的是为了拯救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地球,必须要启动行星发动机,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全人类空前团结的场景,让人非常感动不禁期盼“世界和平”能在现实生活中早日到来。
在这部影片中吴京扮演的是中国航天员刘培强,他为了拯救地球与家人分开了整整17年,这也使得他与儿子之间产生了误会甚至是仇恨,但最终当儿子得知父亲将牺牲自己保全全人类时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和不舍。看到这里很多观众都掉下了眼泪…….这也让我联想到了我们市政人在台风暴雨中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我们要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失去了再后悔。
看完这部电影不得不提的就是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台词火了,它现在已经成为交通安全的代言,在路上还可以看到一些出租车司机甚至还将它贴在了车上,用来提醒自己和路人遵守交通法规。由于电影火了,这句台词也火了,所以每当看到这句话也会让人感到特别温暖和亲切,我觉得一部好的影片是可以影响并深入到生活的。
《流浪地球》观后感14前不久,各大影院火爆上映了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电影内容主要讲述了在未来的某一年,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吞没,地球已经不再适合人类继续生存下去。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有体会,我觉得《流浪地球》“流浪”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太阳老化膨胀,如果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还继续遭到人类的破坏,大自然和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到时候大气层也会遭到破坏,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就会更进一步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伤害。当我们无法生存下去的时候,人类还是被迫开启“流浪地球”的计划。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尽自己全力不让地球“流浪”。其实,如果我们不能保护好环境,以后流浪的就不是地球,而是我们人类。那时如果我们的科技够发达,也许能往其他星球迁移,但如果科技还没那么发达呢?
在影片《流浪地球》里,我看到了人们的善良、人们的坚强、人们的疯狂、人们的理智,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们为了自己所爱之人而疯狂,失去理智,就像莫斯说的:“看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让我们尽自己所能保护地球,不要让“流浪”事件真的发生。
《流浪地球》观后感15寒假,我观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票房高达40亿的电影。它的剧情令人记忆犹新。
地球本来是围绕太阳转的一颗行星,可是太阳因为膨胀将会吞噬地球,联合国决定将整个地球带走,离开太阳系。为此人类在全球制造了1万多台很大的推进器和转向机,帮助地球改变转向,并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将用时2500年到达宇宙里的新家园。途中因为木星对地球的吸引力加大而使地球向着木星撞过去,人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让地球不撞到木星。全球政府发布通知让各国救援队的人都回家跟家人相聚等待地球灭亡。中国救援队在最危急的时刻想出了一个办法:木星上有很多氢气,点燃木星氢气,让爆炸的力量推开地球。为此其中几位队员在执行任务中丧命,还有几位身受重伤,历尽千辛万苦,可惜已发射的火力离木星还差五千公里。就在最后一丝希望破灭的时候,一位中国的宇宙飞行员决定点燃空间站增强火力,可是国际政府让他放弃地球。这位飞行员为了地球上的三十五亿人类还是将飞船引燃,引燃氢气并且光荣牺牲了。
我最喜欢电影中的“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这句话。正是因为有了希望,主角才能和队友们一起拯救地球,改变人类绝望的处境。我们只要有了希望的话,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吗?就像是地震后的父与子,如果父亲没有“儿子还在等我”的希望,他不可能在废墟处坚持挖掘了三十八个小时;如果儿子没有“父亲还在找我”的希望,他不可能镇定自若的在废墟中保护着十四个同学度过暗无天日的三十八个小时。希望,卓实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